近日,在廈門海關監管下,廈門航空器材有限公司第1900票符合“十四五”航材免稅政策的貨物,辦結海關減免稅手續,共計減免稅款4809.05元。
一年來,該項免稅政策對相關企業發展助力良多。廈門航空器材有限公司關務小張盤點了一年來的數據,由衷地點贊:“進口航材免關稅政策為我們公司節約稅收成本共計兩千多萬元。這項政策極大地減輕了相關航空企業的經營負擔。”
2021年8月,民航局等相關部門發布“十四五”期間首批適用民用航空維修用航空器材進口稅收政策的進口單位名單和航材清單,標志著進口航材免稅政策正式落地執行,符合條件的民用飛機整機設計制造企業、國內航空公司、維修單位、航空器材分銷商進口清單內維修用航空器材,可以免征進口關稅。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廈門海關累計為相關航空維修企業減免稅款三千余萬元。
同時,為確保政策紅利落到實處,廈門海關關稅處等職能部門聯合機場海關、高崎海關,組建了跨現場聯絡小組,梳理相關作業流程,確保各業務現場銜接順暢,并通過書面及實地調研、線上培訓、設立咨詢熱線等方式指導受惠企業辦理已繳關稅退稅、減免稅等手續,妥善為企業解決政策執行當中遇到的各類“急難愁盼”問題。
廈門是中國最早發展航空維修產業的地區,航空維修產業是廈門自貿片區的重點產業,歷經20余年發展,產業鏈已達百億級,逐步形成國內重要的“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是我市提升國際高端產業競合力、搶占全球飛機維修市場的重要抓手。多年來,廈門海關始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監管模式,優化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累計推出航空維修領域創新舉措8項,其中4項獲評全國首創,持續培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通訊員 殷冷媛 胡暉 謝臻 廈門日報記者 陳璐)